现有山区公路多为低等别公路,有研究针对设置的路侧混凝土仿木栅栏进行了整体碰撞实验,建立了整体碰撞模型,该碰撞模型体系中路侧护栏采用间断式刚性混凝土护栏,研究中车辆碰撞的初始速度为40km/h,初始碰撞角度设置为15°,共画出6段护栏,为以后分析方便,此处对护栏段进行编号,从右到左依次为1~6段,共进行8组碰撞试验,试验具体情况见表1。
本次碰撞模拟计算的模拟条件为∶
1、模拟汽车与护栏的初次碰撞,对于车辆与后续车辆可能发生的二次碰撞不作考虑。
2、对车辆直接施加重力场。
3、周全考虑碰撞过程中摩擦的影响,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4、考虑碰撞过程中车辆与混凝土桩接触部位可能出现的破坏,但由于仿木栅栏采用刚体,不变形,因此不做考虑,但对车辆与护栏的碰撞力进行分析。
5、假设车辆在碰撞前、后,车内驾驶人未采取任一措施(比如∶刹车和转向等),任由车辆在初始设定的条件下做自由碰撞运动。
该研究以碰撞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车辆行驶轨迹可以清楚看出车辆在护栏的导向作用下是否恢复正常行驶方向,从而验证了优化后的刚性混凝土护栏即F型护栏可行,比较每个试验结果,结合护栏选择原则,得出了护栏设计中越为合理的方案为第7组试验中的方案—间断式混凝土护栏。从而使仿木栅栏在受到车辆碰撞时能够将受力点从软弱路肩靠近山谷处向道路方向转移,保障护栏即使受到车辆剧烈碰撞也不会掉落山谷造成较大损害。
底座上桩的设置能够使护栏增加抗平移能力,同时护栏迎撞面一侧钢筋混凝土桩帽的设置能够使护栏规避发生倾覆现象。钢筋混凝土桩桩帽与护栏底座保持水平,没有凸出部分,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桩帽不会有很大限度的损坏,不需要经常更换,减小了后期维护费用。
护栏间距为200mm,车辆与护栏接触时不会卡在护栏段之间而造成剧烈碰撞。护栏底座距离路面100mm,失控车辆能够顺利爬升到护栏底座上,仿木栅栏能够良好地起到导向作用,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方向。
上一条: 控制原材料质量以加强水泥花架的各项性能
下一条: 仿木栏杆浇注工序的技术分享
相关新闻
- 仿木护栏的使用有哪些方面的优点?
- 仿树藤护栏的安装制作流程有哪些?
- 如何对仿木护栏的质量进行检查
- 防止仿木护栏掉漆的方法有哪些?
- 水泥仿木护栏跟真木护栏有什么区别?
- 水泥仿木护栏的优点有哪些?
- 水泥仿竹护栏的特点和优点有哪些?
- 哪些因素会影响仿木栅栏的美观
- 仿木栅栏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 仿木栏杆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控制原材料质量以加强水泥花架的各项性能
- 混凝土桥梁仿木栅栏的预制工艺
- 水泥花架原生裂缝的形成及其对后期开裂的影响
- 硅灰石膏对水泥仿木护栏强度的影响分析
- 浅议控制水泥花架裂缝问题的蒸养技术
- 两种维护制度对仿木栅栏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
- 不同维护制度下仿木护栏开裂问题的研究分析
- 水泥仿树皮护栏表面漏筋破损的问题解决
- 浅析混凝土仿木栏杆的制作工艺
- 探讨一款水泥花架结构的整体布设